2012年的十二月冬天
我来到澳门
香港是一片高楼林立的岛屿,
黑夜里依然灯火辉煌,八街九陌是一个地上天宫繁华城市。
街上的老少行人不断在赶路,赶些什么? 不知道~
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一样在行人道上赶路!
跟着他们后面觉得自己赶不上他们很气喘,
走在他们前面觉得自己是个障碍物诸塞在人行路上,
常常必要时靠边站---让路!
澳门所谓的大厦是赌场而不是香港的购物广场和办公楼。
赌场大厦的LED 和霓虹燈不逊色也不输给香港。
除了赌场之外,这里的有人情味,拥有浓厚旧式老街和香港找不到的宁静街道!
就是没有目的地在澳门逗留五天,
我想不起走过那一条大街,
经过多少个小巷,
多少人和我擦背而过,很模糊!
大三巴附近挤满了人潮大部分是口中说着中国话的外来游客。
几乎每一个都争着目睹大三巴牌坊一面和拍照;
眼前看见人潮和游人的喧哗声使我心无力向牌坊踏进。
安静的角落和街道还是比较适合我!
我以为第二天的早晨游人因该还没涌进大三巴,那么我就可以在牌坊范围漫步。
没料到人潮陆续增加!相机镜头要有技巧的避开人潮才把纯净的大三巴面貌摄取。
澳门到处可见许多西方的天主教堂,而拥有最远久历史是圣保罗天主教堂,
我们著称为 “大三巴”,据说这座教堂前后经历三次火灾,
如今只剩下前壁成为牌坊也见证了澳门历史!
旧式的邮局就在大三巴前找到!不过看起来好像不再运作了~
澳门很难找到一座像香港那样大型的购物中心,有的其中一家就算是“新八百伴”。
在著名的街道上仍然有许多小小间购物商店,
比如“大三巴街”,“高尾港”,“福华港”,“白马行”它们就在那些旧式上下楼阁营业,
许多普通品牌都能找到还有地道小吃品!
这这个季节里,如果你是个购物狂相信你有潜力和其他游客打拼,
要不然你连一个卖姜糖的小吃店也无法闯进!几乎每一家小店都一样情景,
正是生意兴隆!
对于国外购物还不大有兴趣,边走边摄,
累了便坐下喝杯茶看看路人便是我大兴趣。
大三巴一带,有许多密密麻麻的老楼房还有越过漫长岁月的老街到。
澳门有些著名地和建筑物都与我迅速地擦身而过,
或许当我停下脚步时它已经座落在我身边可是我却不知道“原来是它”!
包括“哪咤庙”只和它的告示牌擦身而过不见它影子!
哦~!还以为我只和“哪咤庙”的告示路牌擦身而过,
原来走着走着我已身在哪咤庙前!!
不知穿过那一道小巷来到大三巴大街某座旧楼向上望是一道很斜巷,
第一步踏入斜巷好像时空穿梭一样回到明朝时代!!
斜港是以状块石头铺设相当有百年历史,
虽然很斜也很吃力但满享受一步一步走在这道沉睡数百年的斜巷。
还没到达顶端眼前看见远远一座小小的古庙,
这就是“哪咤庙”!
昔日的旧城墙遗址与哪咤庙并肩一起。
"旧城墙" 这一带中西合璧,
哪咤庙本身代表着中国文化,
那么座落它身旁的就是西方的天主教堂也是圣保罗天主教堂今天的大三巴。
旅游,带着怎么样的心情和什么人一起出发很重要!
这一次,我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到澳门这片土地呢?
自己也很模糊,心情有点淡淡和懒洋洋~!
在一个寒冷的天气里看见那么怀旧的一片土地和那么僻静的斜港,
即使泡一杯咖啡窝在路旁的一家小店也温馨!
就是喜欢每目的地地边走边摄.
我告诉朋友在澳门逗留了五天。
他们给我的反应是
“五天!!?澳门有什么好玩呢?一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旅程了!那一定无所事事”
五天,五天里我在澳门该做的简单事却没办法做!
就是~一杯咖啡或一瓶啤酒!在某些不同安静角落和路旁逗留一阵子!
我就像是澳门天空上的一架飞机轻快地飞越过澳门这一小片土地。
留下了什么??
和隆街的转角处有一座像葡式的黄色三层楼房,
采用旧式的花边阳台栏杆和深绿色的百叶窗,
忘了是那一天乘坐10路巴士来到路环“马祖阁”总站还下着毛毛细雨。
马祖阁是澳门著名的古迹之一,主要是供奉天后娘娘而且平日时节香火不绝。
庙里来访许多老外游客也有不少当地善男善女在拜天后,
起初想在此求签和查询流年后来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因,我不想知道太多!
想起以前我必定会在个这么历史悠久的寺庙求签查询流年,
现在我已经没有这种推动力和兴趣。
好想坐在这里的木凳子呆一会儿可惜毛毛细雨变大雨
必须加快脚步离开,
我回头望这些深绿色的长凳子的身影和着一片幽静的环境离我的视眼越来越远了。
这儿是马祖阁附近的海事博物馆大楼。
没有依照旅游指南介绍那一件间是当地著名“猪扒包”。
我也不知道自己身在澳门何处? 哪一条街?
觉得走累了随便进了一家当地茶楼,下单两碟“猪扒包”和澳门奶茶。
在茶楼里的一位女工作人员看见我们在外提着相机拍个不停,
她好奇便笑着问我们;
“这里有东西拍吗?”
这一幕和这一句话让我想起,
当在我国时看见路边的外来游客也像我们一样提着相机拍个不停,
我也有说过这句话。
其实,当地文化,建筑物,街道,食物对游客永远新鲜感。
我们的成长对自己的土地已经成为习惯,
往往忽视它的存在岁月价值!